师德师风

强师德学风建设 树时代教育新风 吉林大学召开第七次院长工作例会扩大会议

时间:2019-12-30    点击:

【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高洁 摄/庞岩】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12月20日,为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吉林大学召开以“师德与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第七次院长工作例会。校领导杨振斌、张希、蔡莉、王利锋、蔡立东、赵宏伟,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向东,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哲学社会学院曲红梅教授作了题为《科学、道德与伦理》的专题辅导报告。她从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相关文件入手,结合相关理论对道德教育体现的时代性与系统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经验分享了高校道德教育的感受与体会。她认为,要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更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涵养学生道德素养;本科教育阶段应该加强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科学道德准则;导师与学生的道德水平是相互促进的;理论的伦理学与实践的伦理教育应该相互结合。

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张国华、发展规划处处长张杰、学位办公室主任王庆丰、法学院院长何志鹏、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分别围绕“坚持高线引领,坚守底线要求,努力开创师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学术诚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构建学位教育的双重交叉机制”“法学院探索分享”“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作了主题报告;资产管理与后勤处处长黄河解读了吉林大学公用房管理改革工作方案。

校长张希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对师德、学风及学术规范的思考。他表示,如果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法律”约束,科学精神则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标准。张希结合教育领域大家名言及涉及科学伦理道德的案例,告诫广大科研学者要有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强调,学术研究态度浮躁、学术评价单一、学术管理粗放、人才培养功利、欠缺科学精神是师德学风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各学院书记和院长要承担起师德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提醒教师追求师德“高线”,严守职业“底线”,严禁行为“红线”;师德学风要成为引进人才必须考察的条件;要建立吉林大学师德学风案例库;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要担起宣讲师德、学风和学术规范的义务;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师德、学风和学术失范的问题。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在讲话中指出,要对于进一步向改进作风要红利充满信心。他强调,各学院要营造风清气正、河清海晏的学习和工作氛围;学生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教师要在考试、招生、评选等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尽心尽力为学生着想,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在育人实践中锤炼师德师风;学校各机关单位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院发展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各学院发展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人力资源处 版权所有